新聞來源:上游新聞
3月27日,重慶市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推進工作會上,重慶市口岸物流辦正式發布了其會同區縣和市級有關部門形成的《重慶市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五年行動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根據《行動方案》發展目標,到2027年的主要指標體系:一是擴能暢通,貨物運能增長20%,重慶樞紐貨物中轉率達到50%。二是上量集聚,重慶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貨物的運量、貨值、與中歐班列和長江黃金水道聯運量實現“三個倍增”。三是提效降本,通道綜合物流成本下降20%,全程物流運行時間壓縮30%。四是支撐服務,重慶經通道與東盟國家的進出口額占比穩定在70%以上。
同時,聚焦“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定位,打造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聚焦“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要道”定位,成為西部地區改革開放的重要支撐。聚焦“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定位,構建區域經貿合作的重要門戶。聚焦“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定位,打造面向東盟市場的要素資源集散中心。
根據《行動方案》提出了重點任務,提出8個方面29項具體任務,內容包括“強化運營組織能力建設”“完善基礎設施網絡”“構建內暢外聯的多式聯運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深化制度集成創新改革”“搭建多跨協同的數字通道平臺”“提升物流園區服務功能”“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未來,重慶將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牽引,統籌全市出海出境大通道。
一是補齊短板、擴大優勢。加快通道“七大交通走廊”建設,建成“五型”國家物流樞紐,擴大重慶口岸開放。
二是有機聯動、互聯互通。加快東西南北四向通道建設,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高效銜接,織密國際航班航線網絡。
三是優化組織、降本增效。強化鐵公水空多種運輸方式銜接,實施班列班車倍增計劃,加密開行國際聯運班列,盡快常態化開行中緬班列。創新推動綠色物流發展。
同時,以提升運營組織能力為抓手,加快形成協同共建工作合力。
一是抓好多層級合作共建。積極對接省部際聯席會議,推動商務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合作中方工作機制秘書處在重慶常態化運行,爭取國家層面給予更多支持。
二是抓好跨領域協同聯動。辦好2023年省際協商聯席會議,搭建共商共建共享平臺,形成上下一體、統分結合、協同發力的工作機制。
三是抓好跨區域運營組織。完善通道運營組織體系,做大做強做優跨區域平臺,為重點產業、企業提供定制化物流解決方案。
此外,以推動制度集成改革為動力,匯聚高水平開放發展新優勢。
一是推動運營資源整合。推動物流領域國資國企改革,實現通道資源集約化管理、鐵公水空物流資源整合集聚。
二是深化陸上貿易規則探索。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單制”、國際鐵海聯運規則、跨境貿易便利化等領域改革創新,持續提升通道開放度和競爭力。
三是加快數字陸海新通道建設。搭建通道公共信息平臺,構建產業鏈供應鏈數字生態圈,切實推進通道整體智治。
重慶將以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為路徑,全力助推通道經濟提檔升級。
一是提升物流園區服務功能。優化全市物流園區布局,聚集物流、交易、市場、人才等要素資源。
二是加大龍頭企業引進培育力度。引進培育一批5A級物流企業和全國百強物流企業,鼓勵傳統物流企業向供應鏈集成服務商轉型。
三是提升專業服務水平。推進會計、法律、公證、知識產權等專業服務做優做精,強化企業“一站式”服務。推動組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智庫聯盟,為通道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重慶市口岸物流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快推動《行動方案》落地落實,同步擬定了“1庫3清單”,即一個項目庫、任務清單、改革清單、政策清單,并就2023年工作擬定了年度工作要點和重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