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1—10月份物流運行數據顯示,社會物流總額增速企穩回升,多數上游行業生產、循環形勢較好,物流需求結構化升級持續推進。
需求企穩回升
1—10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78.3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9%,增速比1—9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10月份當月增長5.1%,環比提高0.3個百分點。從近期走勢來看,1—8月份以來,社會物流總額增速呈逐月回升態勢,累計增速總體平穩,月度波動幅度有所減小,顯示物流需求恢復勢頭有所穩固。
1—10月份,工業品物流總額保持平穩增長,同比增長4.1%,增速比1—9月份提高0.1個百分點;10月份當月增長4.6%,比9月均加快0.1個百分點。
1—10月份,進口物流總額比上年增長13.5%,10月份當月增長12.3%,仍維持較高增速。在擴內需政策持續推進落實的同時,“一帶一路”合作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一帶一路”合作伙伴關系持續深化,多重利好因素共同影響下進口物流量延續良好增勢。
在電商直播購物等快速增長的驅動下,1—10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4%,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提升0.3個百分點。在新業態帶動下,相關的智能消費品物流需求同步擴大,帶動智能車載設備制造、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物流需求增長超過50%,新業態、新動能物流協同發展,對社會物流總額的帶動作用持續顯現。
隨著線下場景全面恢復,在促消費政策的助力推動下,中秋國慶假期帶動餐飲、住宿、零售等消費物流需求持續回升向好。10月份,全國餐飲相關物流需求同比增長超過17%,增速比9月份加快3.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加快;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6.5%,增速比9月份加快1.9個百分點。
行業效益改善
1—10月份,物流業總收入為10.8萬億,同比增長4.0%,增速較1—9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增速連續兩個月回落。顯示物流供給或進入自適應調整階段,部分細分領域市場調節機制逐步發揮作用,供大于求、產能過剩的局面有所改善。
行業景氣季節性回調。受到假期等季節因素影響,物流景氣水平、業務量指數小幅回調。分行業來看,大宗商品物流、電商快遞及生鮮冷鏈等領域仍保持在景氣區間,鐵路運輸、航空物流及郵政快遞等升級類行業景氣指數穩中有升。
物流服務價格止跌回升。10月份,公路、沿海散貨等細分領域供需有所改善,部分區域、線路價格穩步回升。水運方面,沿海散貨需求有所回暖,價格止跌回升。公路方面,在“十一”假期和電商活動帶動下,區域備貨、物流周轉需求增加,推動部分重點線路價格回暖。
物流業務量保持增長。從重點調查來看,物流企業經營調整能力有所增強,積極與產業鏈各領域融合發展,通過拓展服務項目和擴大服務范圍,實現物流業務的多樣化和增長。1—10月份,重點調查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7.4%,業務量、業務收入實現平穩較快增長。其中大宗商品供應鏈、倉儲物流相關業務收入增勢明顯,增速快于平均水平,超過3個百分點。
物流企業著力降本增效。受到上游需求不足制約,物流行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降本增效行動力明顯提升,通過精細化經營、調整供給產能、數字化賦能等手段實現成本節約。1—10月份,物流企業每百元物流收入中成本同比下降0.2元,環比下降0.5元。同時,在服務價格回升的帶動下,微觀企業利潤邊際改善,收入利潤率環比回升0.2個百分點,顯示隨著物流市場整體供需調整、轉型升級,行業效益出現改善跡象。
加快轉型升級
作為物流業中網絡化、信息化、自動化水平最高的細分行業,郵政快遞業在農產品流通、服務制造業以及跨境等方面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績。尤其在寄遞企業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的過程中,快運、倉儲等業務板塊的協同共進以及航空等高端運能的儲備,全方位地提升了企業的服務能力。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10月份,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297.2億件,同比增長14.3%。“雙11”當天,共攬收快遞包裹6.39億件,是平日業務量的1.87倍,同比增長15.76%。快遞越來越多,運行卻更加平穩,服務更具時效。從最初的快遞爆倉到如今的分秒級送達,充分印證了快遞企業從傳統物流向現代數字物流的嬗變。
變化主要得益于兩方面因素。一方面,快遞企業不斷加強與電商平臺的信息對接,如使用錯峰付款、錯峰發貨等方式,有效解決了快遞爆倉的壓力;另一方面,快遞企業在場地、車輛、分揀設備等方面擴容升級的同時,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提高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水平,極大提升了運轉效率。
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規劃措施,支持推動物流業數字化轉型,推動物流運行繼續穩定向好。隨著數字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數字技術加速向各領域滲透,快遞業實現飛速發展:從2013年至今,我國快遞業已從過去的“年均百億件”增至現在的“月均百億件”,且業務量還在持續刷新紀錄。得益于現代信息技術、新型智慧裝備的廣泛應用,各快遞企業在倉儲、運輸、分揀和配送等環節使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通過倉儲前置規劃、庫存分解、線路優化等措施,實現了業務的差異化,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盈利能力。
數字化不僅是提高快遞企業內部管理效率的手段,更是適應市場變化、滿足客戶需求、保持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快遞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將會在規模效應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競爭優勢,釋放更多產能,這是比服務、拼價值的必然要求,也是快遞企業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意義所在。